2025年休賽季,火箭做出了一筆大膽之舉:
通過NBA史上規模最大的七隊交易,換來杜蘭特;而在這之后不久,主力后衛范弗利特在訓練中遭遇重傷,極大可能賽季報銷。

這兩個重大變數,一舉改變了火箭新賽季的戰略方向。
首先是杜蘭特這位關鍵補強,雖然火箭沒有付出太多年輕戰力,但送出的籌碼也不少:
杰倫·格林、狄龍·布魯克斯、第10順位選秀權、五個次輪選秀權。
除此之外,為了控制薪資空間和名額,球隊解除了多位球員的合約,以避免觸及薪資紅線。這筆交易背后的信號很明顯,火箭不再只關注潛力布局,而是開始豪賭了。
杜蘭特的到來,就是隊伍重塑戰力的最直接表態,但從近幾個賽季來看,他的運勢屬實不好。

范弗利特在休賽期訓練中撕裂右側前十字韌帶 ,根據多方報道,他極大可能要缺席整個新賽季。此前他和火箭簽下的是一份兩年5000萬合約,其中包括了2026-27賽季的球員選項。作為球隊后場穩定器,范喬丹是組織控球的核心角色,而他的長期缺席,也意味著新賽季火箭后場必定需要調整。
按照目前來看,火箭預計不會重新押注一名年輕球員來頂替范喬丹,更多的還是通過多人持球,分擔控球和開發進攻的任務。但好在目前來看,火箭在這個位置上的候選人還算充裕。
謝潑德在大學時期主要擔任射手,大學時期投射天賦出色,投籃節奏快、出手點高,雖然體型普通,但得益于出色手感和射程,火箭最終在2024年高順位拿下他。但遺憾的是,謝潑德新秀年并沒有得到太多表現機會,大多數時候都是在輪換末端,場均僅僅12.6分鐘出場時間,個人數據也是平平無奇。

而新賽季范喬丹一傷,謝潑德的角色自然有機會放大。在杜蘭特交易案中,球隊清出格林的位置給他,新賽季自然需要他展現出投射,填補外線火力。結合球員屬性來看,謝潑德的價值不一定是傳球組織,更多的還是在無球跑位和擋拆后的投射出手,依靠投籃為球隊拉開進攻空間。
如果能找回大學時期的投射自信,謝潑德有機會成為新賽季火箭進攻體系中的重要一環,分擔原本范喬丹的一部分工作。
謝潑德之外,阿門·湯普森也能夠參與其中。
這位23年新秀在上賽季已經展現出全能身手,依靠頂級運動能力,堪稱火箭外圍最強防守,上賽季打出場均14.1分8.2籃板3.8助攻的出色數據。而在范喬丹傷后,他自然被視為首發控球第一人選,新賽季的助攻數據也有望大幅提高。
相比于謝潑德,阿門的最大優勢在于爆發力和進攻破壞力,只是他目前的弱點也同樣明顯,缺乏投射威脅,遠投命中率不佳,而這恰恰是謝潑德被看好的潛力。

從上賽季來看,阿門已經刻意減少投籃,但恰恰是如此,防守人也會針對性的放他投籃,不讓他輕易攻筐。這也導致他雖然能沖破第一道防線,但往往在禁區陷入重圍。除非他能快速成長為出色傳球手,在行進間找到外圍接應點,否則這一點在新賽季依舊是個大問題。
可以預見的是,如果新賽季由阿門接掌控衛,這將是一把雙刃劍。他能為火箭帶來快節奏進攻,但在季后賽拉鋸戰時,他的投射短板很可能成為針對點。
除了謝潑德和阿門之外,年齡漸長的杜蘭特,或許也有機會分擔一部分持球責任。
雖然已經臨近生涯后半段,但阿杜依舊是頂級持球得分手,如果火箭想最大化進攻,烏杜卡勢必需要增加阿特的持球戲份,但關鍵在于這位得分手在生涯末段愿意且能夠承擔起多少控球重任。一個很明顯的趨勢,杜蘭特近幾年的突破禁區頻率和造罰球數據都在明顯下降,更多的依賴于中距離跳投來解決進攻。

不可否認,阿杜仍然難以限制,但如果長時間由他擔任持球人,這或許并非最佳使用方式。最好的選擇,還是在比賽決勝階段讓杜蘭特參與大量控球,以免消耗過度。與此同時,杜蘭特可以更多的參與中距離單打或者低位進攻,一方面能夠緩解后場持球壓力,一方面最大化他無視防守的投籃能力,作為球隊進攻最終答案。
再然后是23歲的明星中鋒申京,這位組織中樞在上賽季打出明星表現,今年夏天更是在歐洲杯大放異彩。而在范喬丹受傷前,申京已是隊內傳球視野最出色的人。
參考上賽季的成功模式,烏杜卡很可能順勢而為,參考小薩和約基奇的球隊角色,大膽啟用申京的高位策應,讓他在肘區持球,隊友繞切跑動,利用他的傳球創造進攻機會。
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,杜蘭特的加盟反而是放大申京策應威力的關鍵,更多優質射手,意味著對手不敢肆意協防,申京的低位單打時的夾擊也會減少。而即便被包夾,他的分球也更有機會轉換成直接得分。

特別考慮到上賽季火箭空檔三分命中率僅有三成,這個數據在新賽季有機會大幅提高。
與之對應的,作為核心的申京,需要在新賽季提升進攻決策速度。上賽季的他在進攻時偶爾會出現持球猶豫,導致進攻機會稍縱即逝。當然,這或許也是上賽季隊友外線不準,讓他缺乏傳球信心所致。從這兩點來看,申京扮演策應中鋒的選擇,很可能是烏杜卡新賽季的戰術調整焦點。
進攻之外,火箭新賽季的防守變化也同樣值得關注。
為換來杜蘭特,火箭送走了兩名首發,這也不禁讓人擔憂,沒了外線大鎖狄龍,以及后場格林的運動天賦,火箭引以為傲的防守是否會下滑?
球隊上賽季防守效率高居聯盟第五,而申京防守短板明顯,球隊防守主要圍繞狄龍、范喬丹一眾外圍好手串聯,但目前來看,狄龍、格林離隊,范喬丹報銷,火箭的防守文化該如何重建,這又是新賽季的一個問題。

損失之外,休賽期的火箭在防守上也有所補強,阿門崛起至少讓狄龍的離去不至于造成災難性空缺,上賽季他就已經成長為隊內最佳外線防守,甚至一度蓋過了狄龍的防守光芒。作為身高臂長、腳步敏捷的年輕力量,是火箭未來防守體系的絕對核心。
狄龍雖然以外線單防見長,但體型較矮,協防能力有限;相比之下,阿門提供了更多元的防守覆蓋,再加上他22歲的年齡,體能和防守上限也更高。從某種程度上來看,這或許也是火箭敢于放行狄龍的原因之一。
原隊人馬之外,火箭還在自由市場上找來了芬尼·史密斯,作為聯盟公認的防守悍將,是可靠的前鋒投手。此外,奧科吉的加盟也進一步強化了側翼防守深度。二人也能在防守端填補狄龍的空缺。
總結來看,新賽季的火箭屬于一支高風險高回報的球隊。歷經戰術轉型之后,從囤積天賦方向,逐漸走向成績兌現方向。
如果杜蘭特保持健康,年輕后場能夠迅速成長,火箭完全有可能成為本賽季最大黑馬。反之來看,如果任何一環失控,都可能讓這支前途無量的年輕勁旅陷入動蕩。
